院长信箱

×

信箱地址:
caiwch@lzu.edu.cn

如果您已经安装邮件客户端或者APP
点击这里 直接发送邮件。
书记信箱

×

信箱地址:
lij@lzu.edu.cn

如果您已经安装邮件客户端或者APP
点击这里 直接发送邮件。

网站首页

马院前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国内外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疑问:“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甚至出现了一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等。这些言论当然是完全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9页)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的原则性。任何科学理论,都有一些基本原理原则,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这一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经过了风风雨雨、曲折坎坷,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遵循这些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进行自主探索并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

  经过新中国70年来社会主义实践的艰辛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性探索,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这些都是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重大原则分不开的。这里面,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条。

  (一)“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不能丢,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尽管党内也曾经一度出现过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倾向,但在基本认识上,我们党始终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如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指出的: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他在提醒全党同志关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时,既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又指出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起决定的作用,认为这不是违反唯物论,而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改革开放后,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党内形成这样的共识:如果不发展生产力,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等战略布局时,特别强调树立生产力标准上的两个“自觉”,即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其目的,就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地向前发展。

  (二)“社会主义特征是搞集体富裕”:共同富裕的原则不能丢,要坚持改善全体人民生活,走共同富裕道路。

  带领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党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走上致富之路。与此同时,共同富裕的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得到创造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原则不能丢,必须遵循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历史前进动力的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随处可见。比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等等。正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们党领导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原则不能丢,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和核心领导力量,进一步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0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反复强调必须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一系列基本要求,也都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说到底,我们不论怎么改革、如何开放,都始终坚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框架内。

  搞清了我们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原理原则,就不会产生思想认识上的模糊。社会上之所以会产生疑问,有些是属于思想糊涂,有些则是出于别有用心的有意误导。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解、曲解中,不管是将其解读为“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还是“新官僚资本主义”,核心都是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误导到“资本主义”的范畴中去。这种做法,恰恰不懂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忽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的适应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2页)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俄罗斯时,还以另外一种形象化的语言面向国际社会回答过这个问题,他风趣地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历史性重大课题中得出的结论;是在解决中国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探索的结论是历史做出的,探索的目标是人民选择的,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为选择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解决中国自身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这种探索及其成就,既反映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反映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问题时,明确指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2页)实践发展的轨迹,让我们看清一个基本的历史走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光辉未来的。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说明只有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新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探索的基础。在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一批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曾经在各种主义和思潮中进行尝试。有人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但却没有走通;也曾经有人试图走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道路,也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真正开始解决中国历史性课题,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团结带领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探索了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一步步解决了并且仍在有效地解决着我们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民族积贫积弱的国家面临的各种历史性课题,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实践,充分反映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除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任何别的什么主义能够真正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一切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总结前30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在世界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一步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也一步步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提高到新的境界。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党在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中国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凭空臆想的,更不是外人强加的,而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解决自身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中主动从实践中得出的答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路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条道路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书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篇章。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事实已经摆在世人面前: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样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巨变,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书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加精彩的篇章,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正是最切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内在推进器,是中国人民真正“合脚”的“鞋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8页)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自身的坚定性。习近平总书记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1页)关于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不断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强调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等。正因为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才使中国人民真正树立了高度的自信,坚定地昂首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首先,树立道路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的旗帜,也是我们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定不移的方向。我们选择这条道路,是经过风雨吹打、曲折磨炼过的,特别是经过了众多重大历史关头考验过的。在各种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们党都带领人民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尽管在这条道路的探索过程当中也出现过一些波折,但我们党都带领人民经过自我校正、自我纠偏后,走出了艰难困境,走上正确轨道。这恰恰说明这条道路发展的必然逻辑,说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具有强大的自主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纠偏的能力,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内在的自我完善、自我校正、自我革新的机制。对这条道路,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坚定的自信。

  其次,树立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要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理论的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显示出它对于改造中国社会的强大真理特性。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这一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化解我们面临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危机,解决我们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难题,指引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论,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不断深化和创造性发展,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一步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精神财富和真理力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也进一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对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理论,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坚定的自信。

  第三,树立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障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一整套政治制度以及一系列完备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慎重选择后建立起来的,它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富起来的制度保障,也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更是新时代中国强起来的制度保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明显的制度优势、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对这样既适合中国自身发展、又体现时代先进性的制度,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坚定的自信。

  第四,树立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涵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之根和思想之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孕育了鲜亮的革命文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又进一步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为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淀了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形成了中华民族在当代独特的精神标识,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累了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精神力量。有了这种植“根”铸“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坚定的自信。

  有了“四个自信”,就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性,同样也就有了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在新时代不断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的底气。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来源: 《红旗文稿》2019/12